2016-10-19
近日,北京第二十二中学的师生们,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课。依托VR教学辅助工具和课件内容,学生身临其境进入眼睛”观察结构,在大脑中形成了最直接和生动形象的认知。
这是初中物理学科八年级上册“眼睛和眼镜”课程,以往是通过教案和教师讲解方式授课,让学生认识眼睛结构及如何用眼镜矫正视力。整个VR教学的过程中,学生们兴致盎然,课堂气氛非常活跃,授课教师非常认可。
据了解,VR技术是一种能带给使用者“高沉浸感”的媒体形态,佩戴虚拟设备,如虚拟眼镜、虚拟头盔等,就好像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,如同身临其境。此次,北京二十二中学与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VR课程,把VR引入课堂。
在“互联网+教育”背景下,VR被称为能够颠覆教育形态的技术。北京二十二中校长高宇军表示,VR课程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,让教学变得容易、高效,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书本知识过于单调抽象、多媒体教学只能看却不能实践等问题,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,师生共同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生态。
“VR课堂太神奇了,我能清清楚楚地看见眼睛构造,更加容易理解这些知识点。”一位学生这样说道。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,未来将专注于VR教育内容研发,提供实际场景化教育应用,把VR课件用于更多的真实课堂。“教学分为‘教’和‘学’两部分,VR在‘教’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是辅助教师对于知识和难点的讲解;在‘学’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,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,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。”
如今,VR科技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,它逼真的体验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,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,最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。同时,它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,且能够通过社交和互动应用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。
□文/余闯(北京)